2006/07/01

佛教源流

節錄自蕭若元<香港的命運>.

《婆羅門教》

大約在公元前十二世紀,同現代歐洲人同一個祖先的印歐民族侵入了印度次大陸,印歐民族與印度土著兩者的宗教文化匯合後,便成為了婆羅門教。

http://en.wikipedia.org/wiki/Hinduism

婆羅門教的三大綱領,是「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和「婆羅門至上」。《吠陀》(Veda)的意思是「知識」,四部《吠陀》就是四本最古老的宗教文獻,最早的部分大約寫於公元前六千年,在公元前二千年至公元前五百年左右結集成書。


三大綱領的意思為:
1《吠陀》是由神傳給人類的;
2 無論做甚麼事,都必須先舉行祭祀儀式,因為天界跟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3 婆羅門是最高的種姓。


《因果輪迴論》

婆羅門教教義的主要理論基礎,是「因果論」和「輪迴論」。所謂「因果論」,即指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會在來世有所回報,好事做得多,來世便可以投胎當高種姓的人,壞事做得多。來世只能投胎成為低種姓人:

甚至淪落為畜生、昆蟲。「輪迴論」則是生生世世,不停的投胎,像車「輪」一樣不停的「迴」轉,循環不息。

大家可以看出,「因果論」和「輪迴論」是兩種互為表裏的理論,沒有輪迴論的話,所有因果便要在現世結算,是耶非耶無所遁形,很易被証明為謬誤,同一原理, 沒有因果論的話,輪迴的不平等性便會受到挑戰,怎樣決定誰轉生為天神?誰轉生為畜生?只有以因果解釋才可服眾,套句《中庸》的說法:「不可以須臾離也。」 從婆羅門教徒的角度看,有因有果、生命不滅,固然是世間的其理,從歷史的角度看,這一套宗教理論正好為種姓制度提供了合理性,低種姓的人只要規規矩矩做 人,來生便可有「升級」為高種姓的機會,這樣會令人民更加容易臣服於統治階層,不會隨便反抗或暴亂。

四本《吠陀》本集:是用印歐民族最初進入南亞次大陸時所使用的方言所寫,到了公元前十世紀,印度人已經失去閱讀這些「古文」的能力了。於是「吠陀專家」,便以當時通用的梵文來解釋《吠陀》,是為「婆羅門書」。

流傳今日的「婆羅門書」一共有十五部,每部《吠陀》都有自己的「婆羅門書」,而集所有「婆羅門書」於大成的,就是最後期的《奧義書》。

http://en.wikipedia.org/wiki/Upanishad

《奧義書》主張精神修練,追求「梵我合一」的境界,這顯然已超越了婆羅門教先前所追求的「祭祀萬能」(前者靠自己修練,後者則是靠求神施助),這是從「萬物有靈論」轉換到哲學的境界,因此印度人把《奧義書》稱為「吠檀多」(vedanta),即是「吠陀的最高境界」。



《婆羅門教分裂》

但世上事物往往在盛極時埋藏下衰落的種子。《奧義書》大約在公元前六世紀成書,是為婆羅門教的高㗖鼎盛期,但這時婆羅門教也開始分裂了。

分裂出的一方是正統的婆羅門教,另一方則是改革派,當中又分裂為許多個小流派,後來佛教稱此為「九十六外道」或「六十二見」,耆那教則稱此為「三六三見」。這有點像天主教分裂出新教,新教再分裂為數不清的支派,當中前因後果在後文會再提及。

當時婆羅門教這個分裂局面稱為「沙門思潮」,沙門即出家人、到處隻身漫遊的,或在森林苦修的人,以《奧義書》為思考根本,希望想出、得出終極真理。

說到「沙門思潮」的出現,得先瞭解當時印度的政治環境。

印歐民族並非以一個單一的大國來侵入南亞次大陸,而是分由多個不同的小部落,逐步蠶食,終於吞併了整片大陸。故此,當時的印度分由多個不同的部落去管治,互不相屬,相同的只有統治階層的種族,以及共同信奉的婆羅門教。

經歷千多年來的壯大、聯盟、吞併事件,到了公元前六世紀,南亞次大陸再不是部落式統治,而是變成了大國爭霸之局面。大國興起,代表了剎帝利種姓的壯大,他們不甘心再屈居婆羅門之下,於是大力支持異端沙門,企圖找出新理論基礎,可以證明剎帝利的地位不在婆羅門之下。

悉達多是迦毗羅衛國的太子。迦毗羅衛國屬於釋迦族,這是一個黃種人的國家,有別於大部分其他由印歐民族統治的國家,位處今日的尼泊爾,面積三百二十平方公里,約莫等於香港島加上九龍半島的大小,有八萬戶人家,人口五十萬人。

悉達多的爺爺師子頰王有四個兒子:分別是淨飯王、白飯王、甘露飯王和斛飯王。淨飯王身為長子,承繼了國王之位,而悉達多則是淨飯王的長子,故為太子,他的 媽媽摩耶夫人在中年時才生下他,傳說中悉達多是從媽媽的脅下出世的,相信是出自婆羅門教的傳說。婆羅門教的《原人歌》說:「他(原人)的口是婆羅門,他的 雙臂變成王族,他的腿成為吠舍,而從他的腳上生出首陀羅。」悉達多是剎帝利種姓,自然是從脅下出生的人了。

摩耶夫人中年產子,就算不是「老蚌生珠」,也是高齡產婦,誕下悉達多七天後便輪迴轉世去了。悉達多由姨母撫養長大,同其他宗教的創始人一樣,悉達多「少具慧根」,熟讀吠陀經典與高級人的學問,長大後娶了一個妻子,生了一個兒子。

悉達多雖然擁有尊貴的地位和美麗的妻子,過著今人羨慕的生活,但內心並不滿足,日夜不停思考「生、老、病、死」這「四苦」。悉達多向婆羅門的著名學者請 教,先後拜了兩名師傅。這兩名婆羅門學者悉心傳授思考心得,但仍然解決不了悉達多心中的問題,於是,在他二十九歲那年,悉達多「離家出走」四處雲遊,希望 尋得生命真諦。

悉達多的行為,在當時並不罕見,因為《奧義書》提出了「四住期」,認為一個人的理想生命應該分成四部分:二十五歲前是「梵行期」,要學習吠陀知識,二十六 歲至五十歲是「家住期」,要娶妻生子、追求事業,並虔誠地施行祭祀,履行俗世的責任,五十一歲至七十五歲是「林棲期」,自己一人也可以帶著妻子,隱居森林 修行,七十五歲以上(如果有這樣長命的話)是「遁世期」,要雲遊四方,以乞討為生,努力磨練意志,等待解脫。當然,悉達多二十九歲便「林棲」去了,未免是 早了一點,但當時「林棲」尋求其理的沙門,多得數也數不清,悉達多只是芸芸眾間一員,唯一特別的,只是他俱太子身分。

當時無論婆羅門和沙門也採用「苦行」來自我修行,例如多天不進食、不喝水,又或是單腳站立、睡在荊棘旁等,想出種種虐待自己的方法,這也是「瑜珈」的起 源。悉達多苦行六年,到了後期,每天只吃一粒米,人瘦得像樹枝,可惜仍是無法得道,他一日跳進河裹,把身上之污垢洗得乾乾淨淨,接受了牧女贈給他的奶粥, 停止了苦行。

悉達多吃得飽飽的,把身體調理妥當:繼而靜坐菩提樹下,冥想了七七四十九天,終於得道,從太子變成了佛陀。



《佛陀悟道》

佛陀悟出的道理,簡單說來,是修行的過程為「中道」,即是不作苦行,也反對任情縱慾,對人生的解釋是「四諦」(四種真諦):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苦諦是生、老、病、死、優悲惱、怨憎會、恩愛別離、所欲不得這「八苦」,總之,人生就是苦不堪言、苦不足道。

集諦是解釋苦諦的原因。世界上的事物,無不有因有果,因果在佛教的術語叫「因緣」,是五種現象的混合。這五種現象就是「五蘊」,即是色、受、想、行、識。 「色」是客觀上的物質,「受」是肉體上的體驗和感受,「想」是思想,即精神上的活動,「行」是行為,「識」是知識,但這知識不等於現代人一般理解的知識, 而是包括了眼、耳、鼻、舌、身、意這「六識」,藉著見、聞、嗅、味、觸、思維所得出的種種記憶。

滅諦是「涅樂」,「涅樂」是梵文音譯,意譯為「圓寂」。在非佛教徒的理解,涅樂就是死亡,但照佛教的理論,死亡是輪迴,而涅樂則超越了輪迴,一個人涅繫之後,便可以成佛,不用再生生輪迴下去了。

道諦是通往涅繫的方法,可總結為「八正道」: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及正定,簡而言之,就是依足佛教的教條去思想去行事的話,成佛指日可待。

佛陀得道後,在鹿野苑碰到了五個人,對他們演說了三次法,是之為「三轉法輪」,五人立刻信奉了佛理,成為佛陀第一批信徒,號稱「五比丘」。佛教的男信徒叫「比丘」,女信徒叫「比丘尼」,這就是「尼姑」稱謂之來由。

佛陀三十五歲得道,隨後的四十五年,每年有九個月雲遊四方傳揚佛理,年中休息三個月,因為佛陀清楚明白,苦行無益。齊集信徒謂之「僧伽」,意即「集會」, 參加「僧伽」的人,逐叫做「僧人」。順帶一提,我們現在慣稱的「和尚」,本來是得道僧人的專用名詞,但因為「銜頭澎脹」,中國人逢人稱經理、手抱幼童尚且尊稱「大佬」,所以漸漸地,普通的僧人也喊作和尚了。

正如前面所言,佛陀所領悟的教義源出自婆羅門教,所有佛教的滿天神佛,均來自婆羅門教,因此,也脫離不了「因果論」和「輪迴論」。最大的不同是,婆羅門教 認為,因為「因果論」和「輪迴論」,所以有種姓制度、每個人均是天生不平等的。但佛教則認為,因為「因果論」和「輪迴論」,因此所有生命本皆一樣,眾生平 等。換言之,婆羅門教和佛教基於相同的前題,但得出不同的結論,十分有趣。

從這個角度看,佛教是婆羅門教的「異端」。只是佛教在佛陀的「英明領導」下,已壯大成為了一個僧團遍布全印度的大宗教,既然有著龐大群眾支持,異端立成正教。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僧團並不崇拜偶像,而且還可以吃肉,因為比丘的日常吃用,是靠著施主的布施,施主施捨飯菜,僧人便吃到了飯菜,施主布施的是肉,比丘便有肉可吃了,施主請僧人到家裏作客大魚大肉,僧人便大魚大肉吃一頓了。佛教徒只是戒殺生,並非戒吃肉。

佛陀有一名堂弟叫提婆達多,提倡「頭陀行」,即是苦行修練:只能持缽乞食,不能到施主家裹吃飯,也不能自己煮食‥只能露天居住,不能宿於房舍;只能茹素, 不得吃章;只能穿「糞掃衣」(用破布縫成的衣服),不能穿普通的衣服‥‥。由此可見,現在佛教徒所信奉的一部分戒律,其實是提婆達多的異端。當然,異端如 果有足夠的人信奉,也便能夠成為正教,就這一點,我將舉更多例子加以說明。



佛教演變

《第一次結集》


佛教開始的偶像崇拜,源起自佛陀死後,其舍利子(遺骨)分由八個國家所收藏,各自建塔供養,最初的時候,記念意義大於宗教意義,到了後來,便演變成偶像崇拜,無異其他宗教。

凡是最偉大的思想家,都是「述而不作」的人,如蘇格拉底沒有寫過片言隻字,所有言行、所思所想均是由其弟子柏拉圖所記述,如孔子的《論語》,是他的弟子 子思編纂的「上課筆記」:又如耶穌的「福音」,也是他的信徒在他死後三、四十年後所才寫成的。因此,像我這樣寫文章的人,頂多是第二流的人物而已。

佛陀的言行記載,也是一樣。當時印度的文字由婆羅門所掌握,識字率極低,而佛教的信徒又大多是低種姓階層一一宣揚平等的宗教的信徒大多是低下種姓,共產黨 的支持者多是勞動階層,原理也是一樣一一因此,佛陀的教誡並無直接的文字記錄。佛陀涅樊之後,他的弟子大迦葉便召集了五百名比丘,後世稱為「五百羅漢」, 把佛陀生前的言論覆述出來,把大家同意的部分,用背誦的方式記下來,。是吹大集會,歷時七個月,由篤信佛教的阿闍世王負擔一切費用,稱為「第一吹結集」。

http://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Buddhism

「第一吹結集」的記錄形式既然是單憑記誦,過了許多年之後,自然難免有所缺失,你有你背誦的版本,我有我背誦的版本,版本相異之外,還加油添醬,加進了自 己的見解和詮釋,於是,佛滅後五百年,先後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吹的結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試圖把佛陀言論和佛教理論的各種不同說法統一起來。

這段期間,波斯的大流士和希臘的阿歷山大相繼侵入了南亞次大陸的西北部。因為喜瑪拉雅山的天險,以及印度人的死命抵抗,希臘士兵死傷枕藉,生起極大的厭戰 情緒,阿歷山大的軍隊終於在公元前三二四年撤走,印度人乘機起義。首陀羅出身的月護王既驅走希臘的殘餘部隊,還統一了南亞次大陸,成立了印度史上空前的大 帝國「孔雀王朝」(公元前三二四至前一八七)。由於孔雀王朝是由低下的首陀羅所建立,順理成章的,也就傾向於信奉佛教而非婆羅門教。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孔 雀王朝以及之前出現的難陀王朝,均是由首陀羅創建的國家,這種「革命」思想,佛教和後文將會提及的耆那教:對此有著極大的放發性。

到了月護王的孫兒阿育王當皇帝時,是佛教在南亞的全盛時期;話說阿育王初即位時,是一位重用酷吏、四出侵略的暴君。有一吹,他出兵攻打羯陵迦國,對方頑強抵抗,雙方均有大量死傷,於是:

1.按照佛教的說法,他成為了虔誠的佛教徒,所以愛好和平,放棄了戰爭,更大力推廣佛法,主張「達摩(即佛法)的征服是真正的征服」,建佛塔、布施給僧人,以及派出僧人當「傳教士」:到亞洲各地宣傳佛法,包括中國在內。

2.按照歷史分析的說法,阿育王是懷疑戰爭的作用,認為用宗教麻醉人民的神經,比用戰爭征服更加有效。於是把因果報應與忠君愛國拉上關係,如果不忠心於皇帝、不盡力為國家服務,死後便會下地獄,連輪迴也沒資格。

以上面兩點原因,可以同時成立。但阿育王只重視佛教中有利於世俗統治的部分,對於抽象的教義,例如四諦、因緣、涅槳等等不感興趣,也是事實。而且,阿育王 同很多帝王的做法一樣,把所有的寶全都押上,除了佛教外,也信奉其他的宗教,有說他晚年也信奉了耆那教。總之,不少人的心態都跟阿育王一樣:所有的寶全 押,總有一記押中。今日不少基督徒偶爾也去求神拜佛,原理也是一樣。但把所有的寶全押,就算中了,「派彩」能否補償成本呢?也即是說,三心兩意,會不會反 而觸怒了真的神呢: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無論如何, 佛教在阿育王的時代,是它在南亞次大陸「市場」的最旺盛時期,孔雀王朝滅亡後,婆羅門教又再次興起。這時候,婆羅門教已經就佛教的凌厲攻勢,作出了大幅度 的重組和改革,以盛大聲勢捲上重來,佛教只得讓路。從此,佛教在「原產地」日漸衰落,反而是在斯里蘭卡、在中國(西藏也包括在內)、在日本,得以發揚光大,到今天仍然強橫,並且分別發展出有其地方特色的佛教教義來,例如斯里蘭卡的小乘佛教,中國的禪宗,西藏的密宗,日本的創價學會等等。

至於阿育王也信奉的耆那教,也是源自沙門思潮的年代,比佛陀的年代早出了不足一百年。

耆那教有著極之遙遠的傳統,據說,在「大雄」出現之前,已經有過二十三位「耆那」,即是「精神導師」,單單第一位耆那,便活了八百四十萬歲,「巴濕伐那陀」則是第九位耆那,生於公元前九世紀。

筏馱摩那同巴濕伐那陀一樣,都是王子出身,前者的父母更是巴濕伐那陀的忠實信徒,老去後便按照看那教的規矩,自願餓死,追求解脫。父母餓死之後,筏馱摩那 離開妻子和女兒,裸體苦行,經過了十二年另六個半月的苦行之後,在筏馱摩那四十二歲的那一年,筏馱摩那終於得道,成為了「大雄」(「大英雄」意思),是第 二十四代耆那,也是現代耆那教的租師爺。

耆那教的教義中,最精采的是:物質是由微小的原子所構成,由原子造成世界萬物。這種說法完全符合了現代粒子物理學的原理。當然,粒子物理學比耆那教的教義更複雜,也更能自圓其說,可以用數學去計算及預測。

佛教並不攻擊婆羅門教,但耆那教卻認為婆羅門是不學無術的祭司,「人們被分成婆羅門、剎帝利、吠舍,或者是首陀羅,是自己的事情」,耆那教比佛教激烈得 多,主張人人平等,非但不准殺生、絕對素食,連農業也不可以從事,以免耕種時誤傷了生物。教徒外出時要戴口罩,以免吸入昆蟲,還手拿掃帚,一邊走路-邊掃 地,以免踩死生物,更要堅持苦行,因為這是鍛練靈魂的不二法門。我們見到印度聖雄甘地所穿的白袍,便是耆那教的服飾,而那位不時為傳媒所報道,把手伸高以 表示對神的尊敬,三四十年不肯放下的仁兄,也是耆那教徒。

耆那教的教義和佛教的教義相似度達到百分之九十,上文曾經提到佛教經典是由靈山結集而來。前六世紀中葉至前四世記中葉是佛教發展第一個階段,由釋迦牟尼創 教及其弟子傳承教說,為原始佛教,第一吹結集在佛陀滅度後不久。由於佛教內部對教義和戒律產生分歧,於是分裂為許多教團,後稱為十八部或二十部,是為部派 佛教。


《第二次結集-大乘佛教》

佛滅後五百年第二次靈山結集,遂有大乘佛教(把以前佛教稱為小乘);乘者即「船」,佛教指人生為一苦海,從此岸登彼岸便需要「乘」,小乘可讓修行者得到解 脫,大乘則除了個人解脫外,還可讓眾生坐上此船同登彼岸,這也可說是兩者最大分別;大乘宗教性較強、較多具體崇教諸如拜神等行為,小乘則較為哲學性。

一世紀左右,大乘佛教分為中觀學派及瑜伽行派,到七世紀以後,部分大乘派別又與婆羅門教相混合,形成密教。
佛教由古印度境流向外,傳到中國後,對中國本土宗教影響甚深,而中國化了的佛教,經歷種種不同階段及途徑,出現了漢化、藏化和傣化等的不同,在其他國家也形成各具民族特色的教派。

傳入中國大部份地區、朝鮮、日本、越南等國的,以大乘佛教為主,其經典主要屬漢文系統,
而傳入中國的西藏、內蒙和西伯利亞一帶的,則為西藏佛教,俗稱喇嘛教,經典以藏文系統為主。
而傳入今斯里蘭卡、緬旬、泰國、柬埔寨及中國傣族地區的,則以小乘佛教為主,經典屬巴利文系統。

單在中國本土,佛教自於西漢傳入、魏晉南北朝發展、隨唐鼎盛,已先後發展出淨土宗、法相宗、華嚴宗、禪宗及密宗等等宗派;又尊奉老子為教主、以道德經為主 要經典的道家(道教、後在元朝分裂成正一、全真兩大教派),當中也充滿了佛教原有名詞,無論教理及修道之法皆可尋根於佛教,所以道教又算是佛教又一變種。

基督教源流

節錄自蕭若元<香港的命運>

《阿頓教》

大約公元前三千五百年,埃及十八朝代法老王為阿肯雅頓,當時埃及人敬奉的是死神尤里西斯、神諭之王阿莫等等,全都是獸首人身、半人半獸的神像,阿肯雅頓推 翻「滿天神佛」,號令子民只敬奉一個無形的、以日輪為代表、名為阿頓的神,並將首都由埃及古都遷往新城市,這是宗教史上一個重大改革。



http://en.wikipedia.org/wiki/Atenism

到阿肯雅頓死後,兒子圖都嘉文在位期間,舊宗教復辟,「阿頓教」的祭司及信眾受到迫害,根據近期的考證,當時一個祭師領導這些信眾和一群麻瘋病人逃出埃 及,這就是摩西率領子民走過紅海事件和希伯萊民族的起源。猶太民族走到西奈半島後安頓下來,並崇拜起當地山神亞威,將亞頓神教的教義及儀式滲入其中,但教 義仍是模糊、未算整合自成一派。

現代流傳的猶太教,其真正落實成型,要推遲至耶路撤冷被巴比倫毀滅,猶太人被扣留在巴比倫時代,接觸到波斯人瑣羅亞德斯所創之拜火教及將其教義融入猶太教內時才具體化起來。


《猶太教》

波斯即現今的伊朗,現今國教為回教,但在波斯尼亞帝國時代卻以瑣羅亞斯德教(又名拜火教、祅教)為唯一宗教,其主要教義為宇宙無上無形的上帝馬茲達與黑暗 之神阿利曼進行廣大無邊鬥爭,好人的責任是遵守馬茲達透過先知瑣羅亞斯德所傳達的教訓,歸入光明的一方,並預言將有處女生下神子救贖世人,好人死後會上天 堂,壞人將下地獄,舊約聖經是在巴比倫時代成書,明顯曾受拜火教影響。


http://en.wikipedia.org/wiki/Zoroastrianism

到了巴比倫滅亡,猶太人回歸故土,救世主的說法就成為猶太教義的一個重要部份,其後羅馬人又征服了巴勒斯坦,前後有多位號稱彌賽亞降世,最後一個在公元六 十年出現,帶領猶太人起義對抗羅馬人,導致耶路撤冷第二次被毀滅,現今基督宗教崇奉之耶蘇基督,並不能得到猶太人承認為真正彌賽亞,其死後流傳於世的教 義,反在非猶太商人間流傳,這是由於耶蘇基督門徒保羅以希臘文傳教,得到非猶太裔的廣大貧民及社會低下族群歡迎,寄望信教得以幫助自己脫離貧困、及基督再 臨世上毀滅世上一切不義;由保羅一手興盛起來的教派,同猶太教徹底分裂,成為現今的基督教。


《基督教》

羅馬帝國最初殘酷迫害基督教徒,至四世紀時改迫害為利用,並定為帝國國教。
至公元一零五四年,發生東西教會大分裂事件,主要原因為彌格爾塞魯來野心勃勃要作東方的教宗,處心積慮要與羅馬教會分庭抗禮,拜占庭教友受到鼓動:群起反 對拉丁教會人員,指責羅馬教會畫聖容的傳統為偶像崇拜,更以基督真教會的唯一代表自居,而東方的一切教會都追隨他去,分裂的局勢便形成,
東部自稱「正教」(即東正教),西部自稱「公教」(即天主教)。
到十六世紀時,西部教會內部又發生了反對教會封建統治的宗教改革運動,並陸續分化出脫離天主教會的一些新宗派,例如由馬丁路德創立的「新教」等。




《伊斯蘭教》

七世紀初,穆罕默德於阿拉伯半島創立一神教(即伊斯蘭教,為阿拉伯文Islam的音譯,原意為順服唯一的神阿拉的旨意,中國舊稱回教、清真教),以可蘭經為根本經典,教義形成過程中,受到阿拉伯民族古老傳說和猶太教、基督教的影響;整本可蘭經,內容跟舊約聖經相似度達八、九成,所以伊斯蘭教也是根據猶太教成型。

綜合以上所論,大家想必同意,其實古今中外各家各派宗教,說得好聽的是互相承繼,難聽的就是互相抄襲

附: 風蕭蕭 -- 蕭若元講宗教:
http://shiushiupod.blogspot.com/2005/03/20050324-part-1.html
http://shiushiupod.blogspot.com/2005/03/20050324-part-2.html